新闻网讯(通讯员 傅慧娟 黄丽琼)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我校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钟开炜为解除一线医护、公安民警等逆行者的后顾之忧,与我校另外403名志愿者组建了“与荆门市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手拉手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提供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他的事迹亦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如钟开炜一般的中南大研究生先进典型还有很多,如用爱守护武汉的古丽迪娜·亚鲁坤,在老家为村民上理财课的杨渊……这些优秀的研究生代表是我校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之法取得的亮眼成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肖翠祥介绍,研究生思政教育强调以“德”为先,强化思政引领;研精毕“智”,打造学术精品;健康至上,弘扬“体”育精神;以“美”育人,实现艺术浸润;“劳”动实践,促进知行合一。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每年举办以“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的报告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样板党支部培育项目等系列研究生党建品牌活动。各研究生党支部以微党课的形式,支委轮流开启全员讲党课模式;通过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变固化认知为切身感受;通过瞻仰革命圣地,变纯理论学习为实地研学;通过书法、摄影、演讲、朗诵、红歌联唱等方式,变活动参与者为活动主人翁,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时效性。各学院(中心)还将党建与专业相结合,同促进共融合: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利用技术红利,由学生党员自主研发 “智慧党建云”微信小程序,实现党员政治生日提醒、成长足迹、思想汇报上传、学习留痕等功能。
已连续举办六届研究生的“文澜论坛”和连续举办十届的研究生学术节,已经形成了“文澜”学术品牌。其中研究生“文澜论坛”每年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高校的投稿百余篇,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大影响力。各学院(中心)匠心打造了如金融学院“文澜金融论坛”、法学院“华中八校模拟法庭对抗赛”、工商管理学院“工匠治学,融智汇商”系列活动等学术品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金融学苑》《中南法律评论》《财会纵横》等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更是成为研究生砥砺学术品德、提升学术造诣的宝贵平台。
有7年历史的“青研杯”体育系列赛事成为让研究生们走向操场的有效“引擎”。各学院(中心)也开展了“羽你同行”羽毛球赛、“爱乒才会赢”乒乓球赛、“青春无畏,逐梦扬威”篮球赛等。2019-2020学年各培养单位开展的助力军运会系列体育趣味赛事、志愿活动引导研究生将个人小事与家国大事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立志报国、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疫情期间开展的同心战“疫”运动打卡行动,引导研究生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磨砺意志、开拓视野、提升素质、增长才干。
一年一度的 “研艺中南”研究生风采大赛成为研究生展现美育成果的舞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时,“献礼祖国70华诞——我和我的祖国”声乐专场音乐会尽显研究生文艺芳华。各学院(中心)举办的研究生元旦晚会以及歌唱、书法、摄影、诗歌朗诵类赛事,为有才艺天赋的研究生提供了展示平台,打造了格调高雅清新,具有时代感、艺术感的校园文化,有助于研究生接受艺术熏陶,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疫情期间各学院(中心)还举办了“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抗疫先锋,我们都是收信人”疫情防控征文活动,用文字之美凝聚起研究生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共识和力量,激发他们将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实际行动。
“研职有道”系列活动已经成为研究生求职就业的学习平台,各学院(中心)举办的模拟公务员招考挑战赛、简历制作大赛、职场礼仪大赛等,给予研究生亲身体验求职的体验。另外,通过“研究生创新与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及“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研究生深入基层、学以致用,将法律援助、金融知识宣传等带到基层人民需要的地方。据统计,学校共有50名研究生参与到军运会志愿服务中、207名研究生参与到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中,这些社会服务切实提高了研究生动手实践能力,助力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