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国威)2020年7月15日下午,“华农—中南大校际共享课”总结交流会线上会议顺利召开。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李大鹏,教学运行管理处处长王春潮,我校教务部部长李志生,教务部副部长万世清、范丽萍,以及双方共享课授课教师、学生代表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讨论、交流。
主持人李大鹏介绍了两校互开共享课的背景,表示两个学校一衣带水、隔湖相望,华中农业大学提供农科特色课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提供财经政法类特色课程,让两个学校的学生学习到不同领域新知识。双方首批共开设了《国际大案》等17门课程,两校师生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华中农业大学《昆虫文化》授课教师周兴苗和我校《以案说法》授课教师陈军分别发言,分享了跨校授课的心得、经验和建议。周兴苗表示接到这个任务时内心很欣喜,这种跨校的课程给两校学生拓展不同的学科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学生对跨校通识课需求很大。陈军系统分享了课程组在疫情期间危中寻机,针对华农学生实际,综合利用慕课、SPOC课和腾讯课堂教授、答疑,每周检查落实作业,结合时事热点开展讨论等做法。
我校金融学院2017级学生陈静表示自己非常幸运选到《宠物鉴赏》这门课,介绍了自己在课堂的所学所感,认为这门课对自己非常实用,也期待疫情之后再回武汉期间能够回华农看一看。选修了我校《国际大案》的华农学生吴邦雨表示通过这门课程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了自己的法律知识,也表达了疫情期间没能和大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遗憾之情。
在自由发言的交流环节,我校何华老师、李克克老师分享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表示授课要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来开展,讲授课程的内容也要相应有所侧重。华农教学运行负责人徐渝对我校教师在疫情期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两校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提出了部分改进意见。
李志生做了总结发言,认为两校校际共享课有四个“高”,一是选课人数高,学生学习兴趣高,很多课堂都超过了120人,具有两校特色的互补课程趣味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让学生学习了新知识,拓宽了眼界,陶冶了情操,更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二是媒体关注度高,新浪网、腾讯网、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都对两校的校际共享课进行了报道;三是课程水准高,双方都拿出的是自己的优质课、特色课供对方学校学生学习;四是老师的投入高,因为疫情,老师们都变身为网络主播,要熟悉网络平台,改变教学方式,适当改变考核方式等使得老师们需要更高的投入。李志生还就两校通识共享课的建设和跨校合作教学等提出了下一步的建设思路和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