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有生之年尽绵薄之力,为学校、为社会做出自己有限的贡献来!”89岁的成涛校友如是对来访的校友们说道。成涛1930年生于河南省沁阳市,1949年3月入中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27队学习,同年6月随军南下,参与湖南省委新政权的建设。自1949年7月起,先后在中共湖南省委行政处、湖南省建筑工程局政治处和株洲市木材公司行政科任办事员、科员及副科长职务,1980年至1990年连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1990年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
峥嵘岁月,亘古铭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经走过了七十余年的风雨征程,而成涛校友正是母校70余年来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见证者。“为国而生,因需而建”,1948年8月,为了满足中原解放区各方面专业人才和干部的迫切需要,中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肩负国家使命应运而生。中原大学成立后,解放区的知识分子纷纷报考学习,参与地方新政权建设。伴随着1949年5月武汉解放,母校开始进行南迁,成涛校友恰是这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亲历者。1949年3月,热血青年成涛报名入校27队学习,母校办学伊始以石头为凳,以膝盖为桌,虽然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学员们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情绪十分高昂;南迁开始后,成涛与同学们一起从开封搭火车南下,途径徐州及蚌埠;由于蚌埠淮河大铁桥已被炸毁,他搭船过河,抵达浦口;再搭船到南京,转乘火车到芜湖;最后,冒着被飞机轰炸的危险搭乘轮船前往汉口。抵达汉口后,中原大学也就此在武汉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当时的湖南省委负责人周小舟代表省委前往中原大学要求分配干部,随即300多名大学生被分配到湖南,参与新生政权的各方面建设工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母校建立初期,成涛与同学们的迁徙之路,是中南大人一腔热血献祖国精神的具体呈现,不断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南大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赤子之心,乐于奉献
忆往昔,看今朝,成涛老校友数十年来栉风沐雨,经历社会动荡,生活朴素,但初心不改,坚韧乐观,乐于奉献,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建设。2011年12月,八十一岁高龄的成涛老校友亲赴河南省沁阳市王召乡尚香村小学,捐赠图书101册;2014年6月,向河南省陕县观音堂煤矿小学捐赠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北京)官方会刊及北京残奥会官方会刊各1本、新工艺无拼接大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1幅。“早晚操劳勤锻炼,心宽体健养天年。“成涛老校友虽然八十多岁高龄,但是仍然关心其他老人生活,传递温暖。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成涛老校友先后两次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离退休办阅览室捐赠《湖南老年》杂志1984-1996年度合订本13册及《老年人》杂志1997-2017年度合订本11册;2018年7月向长沙爱之心老年公寓阅览室捐赠《健康咨询报》、《湖南大众卫生报》等7种保健报年度合订本共49本,丰富老年公寓的日常生活。
情系母校,薪火相传
毕业数十载,成涛老校友饮水思源,不忘母校,关心和支持母校建设,为母校和校友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88年初,根据母校湖南校友会的安排,参与中南财经大学株洲校友会组织筹备工作。至1988年8月,中南财经大学湖南省株洲校友会成立,成涛老校友担任副秘书长,负责校友会具体运作;1993年6月,担任株洲校友会副理事长兼任副秘书长,负责校友会咨询服务部及秘书处工作;1996年10月和1998年6月,分别两次向中南财经大学教育基金会各捐款500元;1998年10月,被中南财经大学委员会聘请为中南财经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委员会委员,并应邀出席中南财经大学五十周年校庆;2018年5月,正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成涛老校友向母校捐款10000元,并向校史馆捐赠校庆50周年纪念章及校友总会全国校友会合影照片等原始资料共89件,丰富了校史馆的馆藏,受到了校友总会的高度评价。
岁月如歌,光阴如水,八十九年的风雨征程,成涛老校友作为母校建设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时刻谨记母校校训,始于初心,坚守初心,平凡中追求伟大、平静中满腔热血,不断地发光发热,令人鼓舞和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