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杜玥 摄影 徐志持)11月11日下午,教育部办公厅召开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宣讲报告。全体在校校领导以及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教师、学生代表在中原楼七楼分会场参加视频会议。
陈宝生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历史方位、发展环境、理论意义、历史进程、指导意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五中全会及《建议》的重要意义,提出要从“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要求”五个方面,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几个重点问题。
陈宝生强调,学习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是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他指出,深入研判形势任务是开展学习宣传的前提和抓好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
一是新形势。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决定了今后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趋势,决定了今后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在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中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决定了今后参与教育国际治理的突破方向。
二是新阶段。迈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目标是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主要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要补齐短板、攻克短板。
三是新理念。“十四五”规划建议从根本上讲是新发展理念的“规划版”,教育系统要把新发展理念具体化,从内涵、外延、工作措施等方面全面落实,重新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函数。
四是新目标。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新目标。教育要主动服从于、服务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自觉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内生变量,深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循环、教育与经济的循环、教育自身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等。
五是新要求。要切实服从服务于新格局构建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研究“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结构调整需要优化的问题、统筹全局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深化需要试点的问题、持续发展需要巩固的问题以及内部建设需要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