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庆祝你们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踏上青春的新赛道。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8485名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你们每个人都穿上了专属的学位服,希望它们不仅是庆祝各位学业有成的礼服,也能成为各位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战袍”。
每一届毕业生,在中南大都有难忘的经历,而2022届毕业生的经历,更是非比寻常、意义非凡。在学校的这几年,你们经历了系列“大庆”: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校庆70周年。你们也遭遇了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疫”,新体排队做核酸、进出校园查绿码成为生活日常。你们更经受住了线上学习、云端考试、空中求职等“大挑战”,展现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
这些“大庆”“大疫”“大挑战”为大家的求学生涯增添了独特的阅历,也培育了你们的“大爱”“大志”“大情怀”。你们中的苏正民同学,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曾义务献血32次,帮助66名凉山贫寒学子,书写了中南大青年的“大爱”。你们中的龚颖同学,勇敢追梦,退伍后放弃保研考上北大,诠释了中南大青年的“大志”。你们中的古丽迪娜·亚鲁坤同学,在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瞒着家人两次报名在武汉做抗疫志愿者,展现了中南大青年的“大情怀”。在你们当中,这样的优秀代表还有很多,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这四年,在同学们的见证之下,学校也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我们坚持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的办学特色,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我们坚持服务“国之大者”,5家智库稳居“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入选数量和质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二,2021年全国社科基金年度和重大项目立项均跻身全国前十;我们坚持师生至上,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升级改造,新建的南湖绿道成为大家听live、开Party的好去处。学校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感谢!
明天,你们将与中南大告别,南湖大道的538将带你们奔赴下一场山海,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你们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主力军,希望大家能准确把握时代之变,勇挑强国重任,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临别之际,我有三句话想送给同学们:
一是要坚定把准“方向”,始终不忘心系家国的赤子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青年只有把握正确方向,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让生命绽放灿烂光芒。
你们是中南大的学子,也是中原大学红色基因的传人,我想大家一定都记得校歌的最后一句歌词“我们要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建校74多年来,从黄河到长江,从新中国到新时代,中南大青年始终坚定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300多名青年怀着对新社会的无限憧憬,一路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追随中国共产党来到河南宝丰,燃起了中原大学的星星之火。改革开放后,30余万
校友投身时代浪潮,践行“事财经者为天下经财,司政法者求世间法正”的使命担当。新时代,在非洲热带雨林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里,在西部边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在云贵高原的深山峡谷中,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在乡村振兴的前沿,到处都能够看到中南大人的身影。
你们是新一代的中南大青年,希望大家能够找准人生方向,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融汇在事业中,书写中南大人“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的新篇章。
二是要坚持强健“体魄”,不断锤炼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在青春的赛道上迈出坚实步伐,不仅要眼中“有路”,也要脚下“有力”。军训场上,你们用汗水致敬青春,用嘹亮的《强军战歌》唱出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报国志;南湖绿道上的落日,照亮了你们环湖跑打卡时满是汗水的笑脸;体测时,你们一边吐槽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让人“芭比Q”了,一边暗暗咬牙坚持;操场上,你们伴着《奥特曼主题曲》欢快地跳着广场舞,是那么活泼可爱。我想,你们已经做好了“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准备。希望到100周年、乃至120周年校庆的时候,你们归来仍是少年,还能再来一次环湖跑、接力赛。
要想不被大风吹倒,强体魄是基础,强本领是关键,你们要在实践斗争中强筋壮骨,在学习奋进中练就过硬本领。在这方面,我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荆楚社科名家,赵德馨教授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上世纪50年代,有感于导师尚钺教授关于日本人宣称“中国史研究中心在日本”的一席话,他立志要让中国成为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中心。他皓首穷经、矢志不渝,用时12年编撰《黄奕住传》,历时22年完成《张之洞全集》,耗时40年写出了《楚国的货币》,更是准备了半个世纪才有了《中国经济通史》。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榜样,例如60多年来笔耕不辍,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实践作出突出贡献的周骏教授;于71岁高龄闭关8年,手写300万字《中国会计通史》的郭道扬教授;参与首部宪法制定、为我国宪法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蒋碧昆教授;以及四十年如一日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鼓与呼,两度入选“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的吴汉东教授等。
这些“大先生”不仅是一代“经师”,更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人师”。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向哪个工作岗位,我都希望你们不内卷、不躺平、不摆烂,下得苦功夫、求得真本领,努力成为事业干将、闯将、猛将,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要敢于不惧“风雨”,葆有乘风破浪的无畏勇气。青春的赛道上,有阳光也有风雨,有鲜花更有荆棘。今后,也许你们将走上阳光大道,在名校、名企、名城,开启人生的新征程;也许你们将走上崎岖小路,要再择业、要“二战”,甚至暂时还不知要去往何方;也许你们正在爱情的岔路口,纠结是分手还是厮守……亲爱的同学们,毕业后无论你们的“开端”是什么样子,“风雨”都将是一种常态,甚至你好不容易将它打败,它仍将以新的面目继续“循环”。
你们享受着名校名企名城带来的光环,也经历着更激烈的竞争、更高昂的房价;你们求职成功、二战上岸也并不能停下来歇息,更多挑战仍在前方;至于爱情,我们都知道,那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这首火爆全网的《孤勇者》道出了打败一次又一次人生风雨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勇气”。
中南大人从来不缺少迎风奔跑的勇气。面对98年长江特大洪水,我们的青年学子勇做“最美逆行者”,仅用40分钟集结完毕,坚守长江大堤40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4280名师生党员踊跃向社区报到,主动冲锋在前;被称为“中国铁娘子”的校友董明珠,36岁更换人生赛道,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凭一己之力带领格力成为行业巨头。在危急关头,在困难面前,中南大人总是能够展现一往无前、劈波斩浪的勇气。希望大家继续传承中南大人敢闯敢拼的勇气,在新的赶考路上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同学们,你们的下一站,不再是茶山刘,而是大有可为的明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带着母校的嘱托和祝福,投身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在人民需要的地方跑出中南大青年的最好成绩!
编辑:卓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