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连续举办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主讲“开学第一课”。2019年3月1日和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强调“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这是两堂“理想信念课”和“斗争精神课”。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这一堂课可以看作是前两堂课的深化,是一堂生动详实的“实际能力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堂课上所要求的提高“七种能力”,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宝贵指引和根本遵循,高校辅导员要坚定政治站位、明确时代方位、找准奋斗定位、立足工作岗位,切实把“七种能力”作为“看家本领”和“硬核本事”,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政治能力是高校辅导员信仰之魂
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是核心能力的核心,包含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识别力、政治坚守力,体现的是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辅导员的全称是“思想政治辅导员”,落实“讲政治、有信仰”理所应当是辅导员的首责首任。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坚守正确的政治原则,才能为其他各方面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保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旗帜鲜明讲政治,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强化做好党建主责主业意识,落实高校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制度,协同党务秘书、组织员合力促进学生党建。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考量问题、明辨是非,从政治的高度把握形势、科学决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政治上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深入透彻地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真正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和荣辱,划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基本界线,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二、调查研究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之基
调查研究能力是唯物论的要求,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是高校辅导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育人工作能不能做成,首先要了解学生实情、学习实况、发展实际,充分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实地、深入学生、深入实践、深入过程,不做旁观者,不主观臆断,不片面决策,而是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获得正确的信息,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性。要将调查研究和学习思考紧密联系,居安思危,直面“知识危机”,警惕“能力不足”,克服“本领恐慌”,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种境界,把调研当成一种觉悟、一种责任。要善于利用调研成果,勤于学习、乐于思考、善于总结,坚持在调研中学习,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向书本学也向实践学,做到干中学、学中干,主动加强调查研究,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做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三、科学决策能力是高校辅导员素养之核
科学决策能力代表了战略眼光和大局观念,是一种方法论。科学决策需要开阔的视野、高远的格局和科学的方法。决策是否科学,与实践工作最为相关,与实践效果成正比。高校辅导员虽然面对的是一个个年轻大学生个体,但在做任何决策时,一定要从全局出发,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维护大家,着眼大事。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各个关键节点需要辅导员做好科学决策和妥善安排,要深入研究、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协调各方、充分权衡利弊得失,做到慎思明辨、科学笃行。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培养人”的指示精神,在六个“下功夫”上精准施策。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四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史国情教育。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培养的各个方面,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多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人才。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把奋斗精神融入学习、融入日常、融入各类实践活动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通过更高质量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体格强健、精神刚健、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创造活力、有人格魅力的时代青年。
四、改革攻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兴业之根
改革攻坚能力代表了担当精神、工作韧劲和开拓意识,是对年轻干部的鞭策和鼓励。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化变动的外部环境叠加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并且随着“00后”渐成大学校园主流群体,高校辅导员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过去不曾见到甚至不曾想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唯有改革攻坚才能真正地提升育人实效。要练就“庖丁解牛”的技艺,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把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借助新载体,依托新方法,真正做到如盐入餐,化于无形,有滋有味,润物无声。要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群体的时代特点、知识背景、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用精心、精致和精细注入改革攻坚实践,将“大水漫灌”转化为“精准滴灌”。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科学思维、创新觉悟,培养敢于碰硬、直面困难的决心和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勇气,在坚持中增强信心,在增强信心中创造创新,在创造创新中成长历练,在成长历练中甘于奉献。
五、应急处突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能力之要
应急处突能力表现的是应对、应变、应急的能力,表达的是灵活性、反应力和处置力。中国“新时代”遇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挑战更趋复杂多变,大学已经不是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高校辅导员面对新困难、新问题、新风险,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底线思维,遇到风险和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应急处突。要强化底线思维,以主动姿态和正确的方式防范化解风险,在“排兵布阵”上要做到预防为先,精准排查,对症施策,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不可控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在工作态度上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重大风险面前主动迎战,敢于担当担责,关键时刻要第一时间冲上突发事件“火线”。要夯实素质能力基础,坚持“实战、实效、实用”导向,保持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引好“千条线”,当好“一根针”,“想一万、防万一”,走进课堂、班级、宿舍、学生社团、学生活动,密切掌握事关学生的各类“风吹草动”。要切实做好“稳定工作台账”,把不稳定因素纳入台账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针对性强”。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始终保持备急备险的觉悟,保持随机应变的状态,多思考、多预备,看得远、摸得深,想得透、备得全,应得准、用得上。
六、群众工作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力量之源
群众工作能力强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能力,这是党的工作的关键,是必须始终训练好的本领。高校辅导员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直接面对和接触学生的思想、学习和日常生活,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要坚持群众路线,直接倾听学生呼声、懂得学生关切,了解学生实际困难、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把一切工作的标准和底线放在为学生服务上。要离开“案头”,走进“心头”,把时间留在与学生面对面上,把心思聚焦在学生成长上,把精力花在立德树人上,通过时时、处处、事事与学生在一起,在群众工作中不断回答好“对谁用情、在哪用力、如何用心”的“生涯之问”。要站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高度解决师生问题,充分了解教学科研力量所思、管理服务力量所想、一线同学所需,做到“为学生找老师、帮老师找学生”,更好地汇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合力。
七、抓落实能力是高校辅导员成事之本
抓落实能力是践行“两个维护”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也是最实际、最重要的检验。唯有狠抓落实,用力度说话,以成果代言,才能向党中央交出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高校辅导员制度是确保党对大学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制度,如果工作不落实、不落地、不落细,就难以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作为党委党建工作的助手、教师教学研究的助手、学生学习实践的助手,高校辅导员要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抓落实,在德育中辅之以忠,在智育中辅之以能,在体育中辅之以勇,在美育中辅之以礼,在劳动教育中辅之以勤。要在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等方面抓落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扎扎实实把立德树人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